(原作者文章大好,先讀完再看以下廢話連篇)

 

過期與否,取決於心吧。

有些人形體過期,但心常保新;有些人年輕氣不盛,你無法得知內裡是否腐壞,卻能感受到一股凝滯感,更甚者發散「生人勿近」的怨念,昭告天下他已然是行屍走肉。

前者有名的例子是戀愛鬧得沸沸揚揚的乙武洋匡,但我比較喜歡《不老騎士》的爺奶們當代表;後者各國隨處可見,懶得舉例。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一位四十五歲的單身女編劇家,被工作壓垮生活,身心俱疲;一位即將奔三的單身男肥宅,窩居賦閒在家作著對未來的白日夢,不切實際——這兩個在「大眾」眼裡誰比較「可憐」?(以下開放投票)(好啦我承認後者是我)

答案沒有一定。

因為你根本不了解這兩個人的人生,他曾經歷過的故事。沒有去了解他的生活圈,根本無從得知他的心究竟是死是活。現實情況也可能是我羨慕她,她羨慕我。人人各自哀嘆未曾擁有且互相羨慕彼此擁有的東西。

那麼,女編劇家想變成酒不會過期,這種想像是應然的。古往今來,人們一直用一種物質生活的高標準來檢視自己,似乎沒有這個沒有那個生活就不「美滿」。當然也有少部分人知足於「少」的人生,但能這般超脫的純屬「少數派」。正因如此,女編劇家「擔心過期」的根本動機我們根本無從得知,她是擔心無望脫離單身沒人伴她終老呢?擔心生活一直被工作追殺,一輩子就這樣了故心有不甘呢?擔心自己哪一天遭逢噩耗就此辭世卻還有好多想做的事不能做徒留憾恨呢?真正的答案得由她自己往心裡探求。

「過期」聽起來似乎是一種束縛。設定了某個期程、某個範圍、某個領域,把自己「規定」、「圈養」在內,以告示社會:「我很新鮮。」換句話說,將商品包裝好待價而沽,力求售罄。我無意批判這樣的人生觀,其實把自己當成東西來銷售並沒有什麼不好,更何況社會許多「成功」的案例是最終找到專屬於它的「消費主」。

我開始思索,自己是不是也陷入了這種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輪迴裡?所以我才會「煩惱」未來,「害怕」自己沒有「符合」自己對未來的想像。所以一直擔憂著「過期怎麼辦」,萬事皆可達但凡「新鮮」。

可怕的想像無止盡,一旦陷入無可自拔。

然萬念俱由心,所以我想說:「過期與否,取決於心吧。」有沒有「過期」,端看自己有無「作夢的能力」吧。

心態決定自己「已死」,那麼即使有了保存期限的標籤也是無用;心告訴自己「你還有可能性」,所謂的期程就能延長無「限」。故而,當心靈存積了社會俗事太多的雜質,拿一只篩子來過濾,慢慢回復從前、歸真如初;如有餘裕,續織美夢——灌溉未來最低知足的想像,不想不像也無所謂「好壞」,悠哉自在即可。

篩子是啥?它可以是很多模樣:是閱讀,是寫作,是文學,是音樂,是電影,是劇作,是動漫,是飲食,是料理,是表演,是繪畫,是藝術,是信仰,是服務,是運動,是旅行,是出走,是靜坐,是學習,是作夢……無處不是。

人有時候會被突如其來的一件小事衝擊而潰堤,我懂,且感同身受。甚至上一秒笑著,下一秒就爆哭。

可是廢宅如我,凌晨找到的口糧縱然過期,自己又懶得出門的話,直接拆開來配著上好的威士忌「應急」果腹,既飽又爽,豈不快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ny977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